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政一B曾怡瑄(2-3)

系級:政一B
姓名: 曾怡瑄
學號:08114207

燈會幕後》藝術家巧手融入農村元素 在地竹材呈現里山之美

時間出處:風傳媒 地方新聞(2020-03-26)

內容:

   今年台灣燈會圓滿落幕,在台中市政府的規劃之下,將台中在地元素融入於各個展區中,體現燈會工藝之美,受到民眾的喜愛。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特別以里山倡議與農村生活為主題,打造「里山禾樂燈區」,邀請台中在地藝術家王銘顯建築師團隊與日本藝術家新山拓跨國合作,以台灣中部竹材製作主燈「觀山入林」,闡述里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精神,展示出台中積極維護自然生態及農業發展的成果。
    藝術家王銘顯表示,觀山之後入林,是位於大肚山下與中央山脈間的台中,自原民時代即有的地景互動。而高樓林立的今天,居民仍能在筆直的街道底端遠望青翠山脈,「觀山入林」,即是將人與景的互動作為作品隱喻。
    設計理念從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里山為出發,透過「觀山」型塑出感性,透過「入林」型塑出光影交錯,工法以木構裝置結構引導觀賞者入樹林,展開人與自然的對話。
    王銘顯說,為讓作品真實自然的呈現,特別使用南投山區孟宗竹作為作品結構骨材,結構上,作品讓兩片山脈之間僅由斜撐支撐,讓山脈與山脈之間留下空隙,創造出林道體驗,讓行者仰望一線天光。
    范承宗致力以設計繼承,從傳統,學創造,從土地自然、傳統工藝的到創作智慧的理念發想,因為不捨無形的文化資產將隨物件一同逝去,長年著迷於挖掘隱藏在傳統器物中以時間凝結而成的智慧。此次燈會,他結合里山精神中的「在地性」與「互助合作」來創作,透過工作坊,集結眾人力量,一起學習做魚筌,完成「源流」主燈,把瀕臨消失的珍貴手工藝給寫進民眾的記憶中。


心得:

  在里山禾樂燈區的活動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在取材的部分,藝術家及居民選擇了家鄉故土上的孟宗竹,有別於外國或外縣市的名貴木材,孟宗竹象徵的是當地數個世代不變的好山好水,同時也可能象徵著無數里山人從小到大不變的回憶與陪伴。這是在地取材在感性上的意義-即使跳脫本身經濟價值,仍在在地人心中有著特殊代表與價值。而在理性的部分,在地取材降低了碳足跡與環保成本,使這個活動並沒有失去良好的立意,里山精神,變是人與自然良好共生,孟宗竹的藝術創作拉近了所有參與者的距離,凝聚了共識,也向人們展示了流傳至今的傳統智慧,以及人與自然共生的和諧模式。

  

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

政二B 張宇安(3)

姓名:張宇安
班級:政二B
學號:07114252

西宅社區淨灘東崗海岸

出處:金門日報
記者:許加泰 2020/03/30

西宅社區發展協會昨日舉辦109年度認養東崗海岸線清潔維護淨灘活動,理事長林世忠帶領居民參與東崗海岸的淨灘,清除雜物、垃圾的海漂物品,維護海灘環境。
  西宅社區發展協會動員居民參與灘岸環境清潔維護,理事長林世忠和總幹事盛惠明、居民一起拿起清潔打掃工具,一路在海灘步行、找尋、撿起遺留在沙灘上的垃圾。大夥沿著海岸線認真撿拾沙灘上各式廢棄的垃圾,大家賣力清除該海岸區的雜物和垃圾。
  林世忠並呼籲,民眾、遊客到沙灘岸際從事休憩活動時,請勿隨意丟棄垃圾,每個人應對海洋環境盡微薄之力,讓後代子孫也能共享這一片美麗的海洋。

心得:
環境是屬於大家的,在現今人們都只在意於自己的日常工作,鮮少關注或是維護環境的整潔,因此這次能看到這樣的新聞,看到還是有一群人願意主動的,無酬勞的為著環境維護進一份心力實在非常感動,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抱持這樣的心態面對整個環境。

2020年3月28日 星期六

政二B 陳佳愉(3)

新北農再社區之光 樹興青農許元耀入選優秀青年
系級姓名:政二B 07114212 陳佳愉
時間: 2020-03-27 23:25
出處:https://www.storm.mg/localarticle/2455675(風傳媒地方新聞 李梅瑛)
內文
        救國團新北市團委會於 109 年 3 月 12 日公布「新北市社會優秀青年入選名單」,新北市淡水區樹興農再社區執行秘書許元耀先生獲此殊榮,給予青年回留農村高度肯定,期許返鄉青農開創出農村的新價值。

        救國團新北市團委會為慶祝青年節,辦理「新北市社會優秀青年」遴選,獲獎青年之一是來自淡水樹興農再社區的青農許元耀。樹興社區位於淡水大屯山系下,在新北市政府農業局積極推動青年人才回留與發展之下,社區近年陸續有青農回到家鄉打拼,獲獎無疑是給予青年返鄉深耕在地的高度肯定與鼓勵。

許元耀積極復育「蒔茶」品種茶樹與推廣「真蒔樹興」蒔茶油品牌

        許元耀的父親是淡水樹興里里長許秋芳,為協助父親推動農再社區發展,元耀跟隨著父親的腳步,投入社區發展協會行列深耕社區,積極復育「蒔茶」品種茶樹與推廣「真蒔樹興」蒔茶油品牌,搭配農業局每年的農村再生執行計畫,今年也規劃推出「一日蒔茶油體驗活動」,帶動樹興社區小旅行發展與活化蒔茶油產業,攜手社區朝六級化產業發展。

將進修所習得的技能,與在地小農媒合,規劃辦理小農文創市集互助經營

        面對社區發展協會營造的多元性,元耀也透過不斷進修充實自我,除了參加社區規劃師、環境教育與探索教育教練培訓,更取得烘焙食品技術士證與甜點禮品皂設計證書。元耀將進修所習得的技能,與在地小農媒合,規劃辦理小農文創市集互助經營;也研發運用自家放牧生產土雞蛋,烘烤出充滿自然濃郁蛋香味的土雞蛋手工蛋捲,堪稱為時下最夯的「斜槓青年」代表。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3 月 29 日青年節是屬於年輕人的重要節日,此次新北農村再生社區返鄉青農榮獲社會優秀青年,顯示新北市長期致力推動農業政策,營造良好的農業環境,能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帶來發展活力,期望青農回留能翻轉農村思維,推動在地農業新氣象。

心得
       青年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若能投入心力與時間在農村再造的議題甚至動手實踐,不只能解決農村人口外移及老化的問題,還能避免農村產業凋零,透過改良加工的方式提升農村舊有產業的價值,或者利用舊有的農村資產發展具在地特色的產業,以及透由社群行銷及活動企劃等手法,推廣地方產業及農村特色給更多原先從未耳聞或不了解社區及在地產業的民眾。

        而農村再生當然不可能僅憑青年返鄉深耕的力量就會成功,地方政府或團體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推手,文中提及新北市長期致力推動農業政策以營造良好的農業環境即為一例,但我認為除了吸引青年回留農村以外,農村產業能否獨具在地特色,以及具延續性,甚至未來能否創新也是非常重要且關鍵的問題。

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政二B 沈冠均 (3)


系級:政二B
學號:07114251
姓名:沈冠均

[標題] 台版小棉堡變菜市場…網美「捲起褲管嗨戲水」! 當地人怒:那是生態保護區
[出處] 2020/03/24 記者黃可昀/台中報導(ETtoday 新聞雲)

[內文]
記者黃可昀/綜合報導
為了拍美照攀爬藝術品、踩壞花田等事件層出不窮,近日台中又發生網美秘境變菜市場悲劇。一名網友在IG看到,最近很多人都會到「台版小棉堡」拍照打卡,於是開了很遠的車到此地朝聖,結果一到現場瞬間傻眼,人山人海的景象簡直像在園遊會。
PO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貼出照片,位在台中烏石坑的「魚梯」確實和照片一樣美麗壯觀,不愧有台版土耳其棉堡的稱號,但他完全沒料到這秘境曝光後,大量遊客跑到這裡打卡、拍網美照,所有人都捲起褲管,開心地赤腳踩在水裡,還以為自己來到河邊溯溪。
他無奈表示,原本只是想和美景拍張紀念照,為此還特地爬了一段山路,車子也停在很遠的地方,想不到跋山涉水而來卻是面對這種景象,「結果拍出來都是大家一起合照…」。
實際上,烏石坑雲梯並非設計給大眾戲水、拍照的景點,這是幫助魚類洄游生存的生態工程,水流從一層一層階梯傾瀉而下的模樣,就像是一座座小瀑布堆疊在一塊,看上去十分壯觀,但民眾似乎都忘了它的功用是「魚梯」,並非玩耍景點,一大群人赤腳在上頭拍照嬉戲,根本沒有魚敢出沒在附近。
網友回應,「這是破壞環境吧…要拍照也要有腦子帶著啊」、「 生態保護區..變這樣...唉!魚都無法繁衍了」、「我以為台灣人素質很高,原來最美的風景是人是這意思」、「有了FB...祕境變廢墟」。還有人發現,照片中的遊客幾乎都沒戴口罩,在這非常時期看了都心驚驚,「然後一人中標全部隔離14天」、「重點全部沒戴口罩,到底當初誰分享這種景點的。」

[心得與評論]
許多人對於新聞層面的理解會是網美們的照片造成人們湧入,進而導致環境破壞,而這樣的因果關係對我來說卻有不同的解讀,我認為網美的照片若能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就能引起民眾對於生態保護區進一步的認識,並理解魚梯的功用一同保護環境與魚類生態。然而一張照片的錯誤呈現,造成許多民眾爭相在破壞生態的前提下進行照片拍攝,就成了一件負面的樣態。魚梯從過往的功能就是供魚類在坡度較陡的河流上或河流上築有高大的沙壩阻隔,藉由如階梯狀的物體(魚梯)逆流而上,不受以上兩者的影響,而大型魚梯不僅有上面的功能外,它還可減緩河流流速,讓雨季的洪流不會一下子就沖下,造成重大的損傷,所以這是它與水土保持有相關的地方。因此民眾應該多宣傳魚梯的用處,並傳播生態保育的重要,而非只是慕名前來,只求記錄台灣的一隅。

歷史四 祝崇銘 大事記(二)

系級:歷史四
學號:05112084
姓名:祝崇銘
防疫大作戰!苗栗社區關懷據點4點暫停服務 共餐改供餐

【時間】2020/03/11
【出處】UDN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324/4436821
【內文】
新冠(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苗栗縣社區關懷據點防疫,4個單位暫停服務,另有多處據點有意跟進,至於備受歡迎的共餐,據點都改成供餐,防疫作戰不讓病毒入侵。

苗栗縣有150處社區關懷據點,服務約4500人,其中134個據點辦理中午共餐,1個月6萬多人次享用,受到疫情衝擊,3月人數都有減少,有些據點申請或詢問暫停服務,縣政府社會處副處長張國棟表示,目前已有4個據點暫停服務,還有其他據點詢問,基於減少室內群聚感染,社會處原則會同意,每次函報暫停期間以1個月為限。
此外,據點100人以上活動暫緩辦理,其餘健康促進活動照常,共餐服務建議改由供餐,餐點由長輩帶回家中,如需統一用餐或進行活動時,個人之間應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減少不必要接觸及交談。
苗栗市福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賴春木說,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平常活動都有30多人參加,近來僅剩20多人,據點防疫經常消毒,並要求戴口罩、量測體溫、酒精洗手,並保持室內通風,原本在據點共餐,也改為民眾自備容器,盛裝飯菜或麵、米粉等回家食用。
賴春木表示,共餐提供許多老人家離開電視、走出家裡,並與其他長輩互動聯誼的機會,相當受到歡迎,有些老人家還拿自己種的菜到據點分享,也很有成就感,受到疫情影響改供餐也沒有辦法。
社會處並通報據點應變處置方式,據點任何工作人員或參與據點活動、共餐老人確診,據點暫停服務,相關人員依規定隔離,如果同一鄉鎮市有2名感染源不明的確診,該鄉鎮市點暫停服務至少14天,且無新增病例,才能重啟服務。

大事記2:割鰭棄身、血汗海鮮還在 綠色和平台灣遠洋漁業報告 點名豐群水產籲改善


割鰭棄身、血汗海鮮還在 綠色和平台灣遠洋漁業報告點名豐群水產籲改善

政一A 07114139 陳政嘉

環境資源中心 整理:鄒敏惠(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2020年03月20日

我國去(2019)年年中解除歐盟漁業黃牌名單,不過綠色和平19日發表調查報告,發現非法漁業、強迫勞動與非法轉載等行為,甚至漁工參與或目擊鯊魚鰭割鰭棄身等,可能持續在台灣遠洋船隻上發生。
這份「公諸漁事:血汗海鮮如何流入市場」台灣遠洋漁業調查報告指出,在全球水產貿易中身居要角,事業版圖遍及全球的豐群水產,與疑似有非法漁業行為和強迫勞動的漁船有漁獲交易往來,而這些血汗海鮮很有可能已經透過豐群水產廣大的全球供應鏈,行銷到全世界。
捕鮪魚的遠洋漁船常牽涉鯊魚割鰭棄身、過漁、人權剝削等問題。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呼籲,去年歐盟黃牌的解除,只是遠洋漁業改革的開端,無論是台灣政府還是遠洋漁業相關的企業,都需要做的更多。
此次調查,綠色和平實地走訪台灣船隻經常停泊的外國港口之一,並訪問數位外籍漁工,分別在台灣籍或疑似台灣人投資的漁船上工作;同時也根據漁工提供的契約及薪資單等文件進行調查比對亦將調查內容向相關部門及企業進一步徵求回應。
陳珮瑜指出:「根據漁工的訪談,他們所描述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以及提供的合約與相關文件,不僅符合國際上相關強迫勞動的指標,而且很可能違反台灣境外聘僱漁工的相關法規。」此外,調查報告中,並針對若干船隻的自動識別系統(AIS)[1],進行了分析比對,以識別船隻停靠的港口,以及推測潛在的海上轉載行為。
綠色和平整理後發現,訪談中漁工們所描述的工作狀況,已達到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所提出關於「強迫勞動指標」(indicators of forced labour)中的六項。較為常見的有:超時工作,抵債勞務和沒收身份證件。一位在台灣籍延繩釣漁船上工作的漁工指出:「有捕到魚的話,我們才能睡上5個小時。假如沒有補到半隻魚的話,我們必須一直工作,做34個小時。。。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改變工作和休息時間,配合人體需要,跟陸地上的人一樣有個標準點。」[2]
漁工所提供的採訪記錄中,還包含參與或目擊割鰭棄身,和非法海上轉載,包含轉載漁工和鯊魚鰭等內容。訪談中,有漁工表示:「鯊魚只拿魚鰭,它的肉被扔掉了……一個月前,我把所有的鰭放在陽光下曬乾,製作乾魚鰭。幾天後,我看到美國的巡邏船,那時船長很害怕,叫我們把鰭藏起來,以便他們不會發現。」[3]
綠色和平前進太平洋調查,發現遠洋漁船「Dong Yu 1518」上躺著遭到割鰭的黃鰭鮪。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台灣為全球遠洋漁業強權之一,還有身居全球前三大的水產貿易商——豐群水產。
報告中指出,這些漁工所工作的船隻,疑似涉及非法、未報告和未規範(IUU)等非法漁業行為的漁船,經查,包含可能涉及強迫勞動與非法漁業的台灣籍漁船「威慶」,以及與有可能涉及強迫勞動與非法漁業漁船轉載的巴拿馬籍搬運船「Ibuki」,都是豐群水產的合作對象。此外,綠色和平東南亞辦公室於2019年12月發布的「海上奴役」報告中,遭到船員投訴強迫勞動的台灣籍漁船「福滿88號」,也是豐群水產的合作船之一。
豐群水產和遠洋漁船的關聯。圖片來源:擷取自綠色和平簡報。
遠洋漁業專案主任陳珮瑜表示,雖然台灣政府通過修改相關規定,而讓歐盟解除漁業的黃牌警告,但不能因此而鬆懈。
「在一些主要的海鮮消費市場,消費者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狀況下,購買到涉及非法漁獲、非法捕撈,或甚至強迫勞動而來的水產品。」陳珮瑜表示,「為了要防止消費者購買到血汗海鮮,我們呼籲身為水產龍頭的豐群水產,應該要大刀闊斧的開啟改革,並領導全球漁業的革新。」
豐群水產是世界前三大鮪魚貿易商,在日本、美洲和歐洲等地擁有廣大市場,漁獲來自於全世界約600多艘的合作漁船;其每年營收高達450億元台幣,超越台灣遠洋漁業年產值。今年1月,豐群水產以近9.3億美元併購美國老牌鮪魚罐頭「大黃蜂」(Bumble Bee),而躍上國際媒體版面。「大黃蜂」在美國約有25%的市佔率,豐群是其主要供應商;併購後,透過品牌,豐群水產將與消費者有更直接的接觸,更應負起處理非法漁業與強迫勞動問題的責任。
圖片來源:擷取自綠色和平簡報。
陳珮瑜表示「雖然豐群水產近年提出環境永續與保障漁工的政策,與執行相關措施,但根據本次調查發現,在豐群合作的漁船中,仍有疑似涉及強迫勞動與非法漁業的情況。」
綠色和平呼籲,身為貿易龍頭的豐群水產應立即採取以下行動,實踐其對環境與社會的責任:提高水產供應鏈透明度,不向進行海上轉載的船隻購買漁獲,以相關國際法為基礎保障勞工權益,支持簽訂有法律拘束力的協議,以及倡議高標準的永續政策。[4]

註釋

[1] 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是透過船上設備與陸上塔台設施進行訊號交換,並將獲得的訊息整合到船舶交通管理系統。
[2]摘自報告中4.1.2「工作與生活環境惡劣」章節。
[3]摘自報告中4.2.1「漁工見證割鰭棄身與海上轉載」章節。
[4]摘自報告中6.「台灣最大尾的豐群水產做了多少」章節

大事記(2) 政三B 徐庭偉

解無水之苦,台水公司投入無自來水地區延管供水

政三B
徐庭偉
06114293
出處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9339


在一○八年四月的春天,前彰化縣長現任台水公司董事長魏明谷觀察彰化員林市湖水里居民開心的轉開水龍頭看著自來水流出,數十年來僅能使用簡易水井日子終於結束,不用再擔心枯水期無水或水質污染的問題,這是居住在都市民眾很難感受這種擁有自來水的喜悅。為什麼裝自來水這麼因難?魏明谷以湖水里為例,該里位於八卦山脈西側高地,住戶分散且高差大,僅一四七戶就要埋管五.六公里、設置三座加壓站及配水池,工程經費達二九○○萬元,對居民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倘無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經費補助,供水仍將遙遙無期。

台水公司評估全台尚有五○.五萬戶未納入自來水系統,全數改善完成經費高達三千億元以上,其中尚涉及土地取得、道路申挖、民眾用水意願等因素,非一蹴可幾,故自民國九十一年起,台水公司陸續配合經濟部水利署辦理「偏遠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計畫」、「振興經濟新方案-擴大公共建設加強辦理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計畫」及「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第二期(一○一至一○五年)」等多項工作,累計受益戶數已達十萬戶。

一○六年度後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並列入「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第三期(一○六至一一○年)」,在五年內編列經費八五.四六億元,加速改善民眾用水環境,照顧偏遠地區、受水資源開發影響地區及原住民族地區的民眾用水需求,並以該等地區原飲用水水質有不符合水質標準及有安全疑慮者優先補助,整體計畫目標增加六.三萬戶,經台水公司積極趕辦排除困難,至目前一○八年底延管工程受益戶部份已達三.一萬戶。

因計畫經費有限,為滿足民眾用水需求及合理供水成本之平衡考量,以該區域居民具高度接水意願及評比成本(平均每戶之工程經費)較低之案件優先辦理。因無自來水住戶多位於偏鄉且住屋分散,延管工程成本越來越高,故計畫之工程成本上限從九十一年初期約每戶六萬元,至ㄧ○一年提高至每戶四十萬元,一○五年迄今再提升至每戶六十萬元,持續滾動檢討經費以解決問題。魏明谷說無自來水地區民眾如有接水意願,可至台水公司當地區管理處營運所或服務所、各縣市鄉、鎮、市、區公所申請。台水公司受理後即至現場勘估經費,同步透過地方政府協助取得加壓站、配水池用地及核發合法接水證明文件,資料齊備後提送水利署核定,案件核定後,住戶需先完成預繳用戶設備外線費(預繳率需達百分之五十以上)、具建物使用執照或取得接水證明、配合款及分擔款到位等前提下,台水公司方能發包進行延管工程。政府亦同步提供用戶外線接用自來水補助方案,民眾可進一步申請降低接水費用負擔。


魏明谷說自來水延管工程及用戶外線接用費雖由政府經費投資補助,但後續的操作、維護、折舊及汰換仍由台水公司負責,就公司經營而言,此計畫在財務面仍屬虧損,所收取水費難以負擔供水成本。台水公司統計每投入一億元工程費,每年需增加各項成本(含人事、維護、動力、通信及折舊)支出約○.一一億元。以目前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工程第三期(一○六至一一○年)為例,投資延管工程共七○.四九億元,平均每年約投資一四.○九億元,後續台水公司平均每年增加成本約為一.五五億元,財務負擔沉重,惟台水公司仍秉「做功德」的初衷,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期提升自來水普及率及解決民眾用水問題。台水公司於九十年底供應民生用水戶數約四九○萬戶,供水普及率為八八.六八%,經多年持續推動無自來水延管工程,截至一○八年六月底戶數約六七○萬戶,供水普及率提升至九三.一八%,普及率歷經十八年僅提高四.五%,看似不多,但過程卻相當的辛苦。

魏明谷認為台灣水價低廉,但缺水時每滴水都是無價之寶,政府用心照顧民眾用水需求,減輕申請人費用負擔,但相對的,政府與台水公司須持續投入大量經費建置與維護自來水系統,台灣民眾更應惜福養成珍惜水資源與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全球面對極端氣候變遷與挑戰,近年來旱澇分明,往往不是水災、就是旱災,台灣常常因為颱風沒帶來雨量,以致提早進入枯水期,各種水源的取得更加困難,台水公司在提高供水普及率之目標外,仍不斷透過各種管道讓民眾對自來水有更深刻的認識,持續宣導節水的行動及理念。

魏明谷期待大家能了解水是全民共有的資產,自來水並不是水自來,大家要節約用水,才能避免無水之苦。為解決台灣水資源的基本做法,需要從民眾日常用水的習慣做起,採用省水器材、廢水回收再利用與隨時隨地檢查用水設備、管路是否漏水等,將節約用水融入日常生活中,身為台水董事長,我節水我驕傲,也請大家一起共同為台灣水資源盡一份心力。

第二次大事記

城市中的綠地-高雄中都濕地公園

印象中的南台灣高雄,是一個工業城市,不過,經過幾年的建設與時光交替,高雄市除了增添更多藝文色彩,豐厚的文創能量,在駁二藝術特區及周圍的碼頭藝術區綻放開來之外,在都市景觀上,也與幾年前有截然不同的樣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雄市的國家級與地方級濕地共有18處,其中,在民國100年完工的「中都濕地公園」,完整串連了高雄市的濕地生態網絡,讓曾入選2010年「全球百大生態城市」的高雄,創造更高的城市與生活價值。
「中都濕地公園」占地12.6公頃,是高雄市政府的重大工程建設之一,結合中都地區三處公園用地與二處學校預定地,自民國98年納入重大工程計畫,99年開工,100年4月完工啟用,每年可提供約112公噸的固碳量。它位於交通流量大、人口稠密的都會區;中都濕地最難能可貴的是,雖是人公開發,但高雄市府仍盡力還原老高雄河海濕地紅樹林自然生態,且同時保存高雄的產業歷史軌跡,並將周邊環境、學校預定地等納入整體考量,講究自然與人文的共生、共存,創造一個既和諧又平衡的自然天地。
過去的中都地區以輕工業為主,在日治時代,區內擁有當時規模最大的磚窯場、及酒精、罐頭製造廠。台灣光復後,木業原料從南洋經由高雄港進口,此地成為合板木業的聚集地,民國60年代,中都地區就有20幾家合板工廠。不過,當時合板木業雖然興盛,卻帶來河川嚴重的汙染,在政府規定不得使用愛河運輸原木下,產業逐漸外移,老舊廠房及閒置的儲木水道,使得周遭雜草叢生,甚至成為治安死角及登革熱的溫床。
在高雄市政府積極的整頓下,中都地區才有這一個都市重要的綠地。「中都濕地公園」的規劃,是藉由愛河與海水連接的條件,復育消失的紅樹林生態、及海岸林帶,並結合附近超過百年歷史的磚窯場,使公園能同時保有自然物種與產業歷史。園區中有一個生態島,復育多種台灣原生樹,也設有遊客服務中心、戶外生態教室、草坪活動區等景觀與教育設施;目前園區內多樣性生物種類繁多,已發現有鳥類39種、爬蟲類3種、昆蟲9種,另有招潮蟹、吳郭魚、虱目魚等魚類。白天可見各種水岸鳥類,夜晚則可見到成群白鷺鷥棲息,該園區可說是在都會中難得一見的美麗綠地。
在充滿塵囂的都市中,有一塊屬於大自然的濕地,減低工商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汙染,調節空氣及城市節奏,無非是城市中人們的一大寶貴資產。「中都濕地公園」除了具備自然生態的淨化作用外,也連結愛河中下游至高雄港的多處人文景點,大幅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與觀光功能;而園內的自然生態景觀,不但適合全家踏青出遊,夜晚也相當浪漫美麗。過著喧擾都會生活的人們,不必跑遠,就近即可親近大自然、享受輕鬆悠閒的時光。

大事記2

民雄福樂公園種樹、護樹社區動起來


政四A
05114139
侯佳妤


有專人指導植樹護樹,相信民雄福樂公園的未來是夏日綠蔭遮陽、避暑的好去處。2020年嘉義縣植樹活動於3月22日在民雄福樂公園,由醒獅團熱鬧表演下開場,開啟植樹節活動的序幕。
嘉義縣縣長翁章梁(左4)、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處長張岱(左3)、立法委員陳明文(右4)、民雄鄉長何嘉恒(左2)等人,種下烏心石、臺灣肖楠等原生樹木30株。(嘉義林管處提供)
嘉義縣縣長翁章梁、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處長張岱、立法委員陳明文、民雄鄉長何嘉恒等人,種下烏心石、臺灣肖楠等原生樹木30株,在地社區居民配合於公園周邊種下七里香、厚葉石斑木、光蠟樹讓福樂公園植栽種類更豐富,提升社區周邊生活品質。

109年植樹理念-「森活大樹聚」

嘉義林管處處長張岱表示,今年植樹月主題「森活大樹聚」以都市林、樹木保護為主題,希望植樹更貼近民眾日常生活,融聚山林與都市,提倡環境保育並傳遞國土綠網政策,希望透過植樹營造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及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蔡景株表示,除了植樹,「護樹」也是要推動的課題,常見不當修枝、刈傷樹幹、舖面水泥化、植穴過小、支架不當等,造成樹木生長不良或病菌入侵而衰敗,透過專家對於植、護樹做了最詳盡解說,在場民眾直呼獲益良多。
2020年贈苗和以往不同的是全部以原生種植物苗木,土肉桂、厚葉石斑木、光蠟樹、珊瑚樹共計1,000株,每人可領取2株,捐109年1-3月發票再送1株。(嘉義林管處提供)

贈苗推廣原生種植物

2020年贈苗和以往不同的是全部以原生種植物苗木,土肉桂、厚葉石斑木、光蠟樹、珊瑚樹共計1,000株,每人可領取2株,捐109年1-3月發票再送1株。推廣正確的居家環境綠美化觀念,讓適合台灣這塊土地的原生植物被廣為種植,植樹不僅減碳護地球,打造都市森林,更能營造台灣獨特的自然生態。

第二次大事記

系級:政四B
學號:05114249
姓名:黃崇恩


時間:2020/3/23


居家隔離、檢疫者達5萬人 僅2000人申請清運 立委憂垃圾成防疫破口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球確診患者已超過33萬人確診、1.4萬多人死亡,台灣的確診患者也來到195例、2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持續匡列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民眾,希望防堵疫情擴大,截至3月18日,居家隔離累計2904人,居家檢疫累計4萬4749人,遍布全台各地,這些民眾的廢棄物處理也引發疑慮。
環保署署長張子敬今(23日)到立法院備詢時表示,民眾在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的垃圾,可能為感染性廢棄物,建議民眾統一蒐集14天,待確定為陰性後,即可跟一般垃圾一起丟到垃圾車,若確診則須委託甲級清除業者處理,「但若隔離期間需要排出,應請環保局派員到宅清運,並交由甲級清除業者處理。」目前約有1700戶、2000人申請該項服務。
對此,林淑芬、高嘉瑜、吳斯懷、王婉諭、蔣萬安等多位立委皆表示,這樣的使用率過低,恐怕會成為防疫破口,要求環保署應加強宣導,防堵廢棄物成為病毒傳染媒介。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23日)邀請環保署進行「因應國內疫情,相關廢棄物集運處理及環保人員之防疫措施及作為」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依照指揮中心的組織架構,環保署隸屬於社區防疫組,負責督導地方政府辦理公共環境清潔、消毒及廢棄物清理。
張子敬說,目前環保署已經訂定「居家隔離或檢疫者的垃圾收集清運處理作業程序與注意事項」,環保單位提供垃圾袋放入各縣市的防疫關懷包,讓居家隔離或檢疫的民眾可以收集隔離期間14天的垃圾,「若期間民眾有清除需求,可向地方環保局提出申請,環保單位會派員到宅收垃圾,並依照醫療廢棄物標準清運。」
張子敬說,累積至3月19日約清運居家隔離與建議住戶廢棄物約6872公斤,目前甲級清除處理業者的處理量能仍充足,「但因居家隔離與檢疫民眾分布全台各地,且持續增加,清運上較不容易,未來若有需要也會委請乙級清除處理業者協助清運到各縣市集中點,甲級清除處理業者再到集中點收運處理。」他說,乙清加入後若再有不足才會請清潔隊協助清運。
張子敬強調,居家隔離或檢疫者中大部分都未確診,民眾應將隔離期間產生的垃圾封口、妥善貯存,「若14天後未確診,這些垃圾就是一般廢棄物,即可丟到清潔隊的垃圾車清運。」他說,會請地方環保局定期抽查及主動關懷居家隔離或檢疫者的垃圾清運需求,「若民眾在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將垃圾直接丟到垃圾車,違反相關法規會有所處罰。」
立委吳斯懷就說,目前全國近5萬名居家隔離及檢疫民眾,其中又屬新北市1萬多人與台北市8000多人兩個縣市最多,「然而八家清除處理業者中,卻沒有任何一家位在台北或新北地區。」他直言,面對未來的疫情發展,處理量能、運輸量能、清運人力都可能有問題。
立委高嘉瑜則指出,截至3月18日,居家隔離與檢疫者合計約4萬7653人,若以環保署統計我國每人每天約產生1.1公斤一般廢棄物,換算可能會每日產生超過50公噸的垃圾,「然而環保署卻僅累積清運7公噸,且目前全國八家甲級廢棄物清理業者,合計清理量能只有53公噸,未來居家檢疫及隔離人數若再提高恐怕無法處理。」他也說,廚餘放在家一天就受不了,怎麼可能要求居家隔離或檢疫的民眾,14天都不要丟垃圾。
此外,立委林淑芬說,5萬多位居家檢疫或隔離者中,只有約2000人申請到宅清運,「難怪環保署會認為量能綽綽有餘,因為根本沒有落實執行,你們只說有這樣的服務,但民眾根本就不知道也沒使用,恐怕成為防疫破口。」他說,自己朋友目前正在居家檢疫,但完全不曉得垃圾丟棄的注意事項,「不只我朋友,很多民眾都不知道。」
立委王婉諭也說,目前仰賴里長和隔離者聯繫注意事項,但因資訊不足,導致民眾以為垃圾可丟到一般垃圾車,環保署應加強資訊傳遞與溝通。立委蔣萬安也表示,許多民眾並沒有收到相關指引,不曉得該如何處理居家檢疫與隔離期間的廢棄物,環保署需要加強宣導,「甚至主動去聯繫,而非被動等民眾來申請才要去做。」
對此,張子敬坦言,可能在執行面上有一些落差,未來會持續與地方政府溝通,要求讓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的民眾理解垃圾清運方式。「許多民眾不想讓外界或鄰居知道自己在居家隔離或檢疫,因此不會申請到宅收運,但若隔離期間將垃圾丟到一般垃圾車,違反《傳染病防治法》會有相關罰則。」他再次重申,隔離期建議民眾將垃圾收好,期滿沒染病就當一般廢棄物丟到垃圾車,若確診就要當醫療廢棄物處理。
張子敬也提到,目前全國漂白水等消毒藥劑充裕,足以應付將來疫情發展,「第一線的清潔隊人員所需的口罩、手套等防護器材,會由地方政府提出需求,指揮中心統一分配後,交付地方再發放給第一線的清潔隊人員,會持續檢討是否分配不均或數量不足的問題。」

政二B 張峰瑋 (2)

優化觀光 彰化將改造鹿港生態公園、八卦山等景點

政二B 06114251 張峰瑋
時間:2020年03月15日 
出處:聯合新聞網 https://e-info.org.tw/node/223394
內文:
彰化縣政府為優化地方景點觀光遊憩環境,最近爭取到觀光局「八卦山生態體驗登山步道整備」「鹿港生態公園活化」等5項計畫案共6700萬,其中鹿港鎮生態公園一直難以活化,縣府希望進行整體改善規劃,帶動生態公園觀光,且能配合未來設立鹿港轉運站,帶進觀光人潮。
彰化縣府城觀處處長田飛鵬表示,彰化縣獲交通部觀光局核定補助5案包括「八卦山生態體驗登山步道整備計畫」1800萬元,將辦理八卦山大佛區卦山路兩側、原培元中學周邊以及彰化藝術高中周邊區域現有的步道改善優化與規劃連結等,「鹿港鎮生態公園整體設施活化計畫」1800萬,將加強友善設施,引進地景遊戲場,改善既有設施品質,創造鹿港觀光遊憩新資源。
另還有二水鄉公所所提案執行的「二水鄉引水公園改善計畫」500萬元,福興鄉公所結合地方創生計畫所提報的「福興地方旅遊環境營造改善計畫」800萬,及鹿港鎮公所提報「鹿港鎮九曲巷等曲徑環境改善工程」經費1800萬元,將辦理鹿港九曲巷周邊人行徒步區鋪面、排水改善,既有水溝蓋汰換更新,優化鹿港鎮人行徒步空間。
鹿港鎮每年遊客數高達600萬人以上,鹿港鎮生態公園就在統一渡假村鹿港文創會館後方,生態公園內還有小鹿鹿園區,希望能打造鹿港的觀光亮點,但長久以來,遊客數仍有限,原因是樹木比較多,又有早期設置的防風牆,鹿港當地人都覺得該區域比較「陰」所以較無人氣。
田飛鵬說,由於生態公園周圍近年來已有不少新社區,又有傳藝特色教學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希望藉由整體規劃改造,活化鹿港鎮生態公園,增加在地民眾休憩利用率,也能帶動觀光發展。
縣府工務處長林漢斌表示,鹿港生態公園對面就是鹿港轉運站預定地,今年下半年將進行招商,未來除了提供客運轉運交通服務,也會結合商場營運,提供民眾更多元的服務。
心得:
彰化內仍有許多未能妥善利用、規劃的自然人文景點,如文中提到的八卦山便是一處已經許多年未好好維護的"景點",包刮了步道荒廢、遍地垃圾、大佛風景區及周遭的生態景點未能妥善整合。同時鹿港鎮的生態公園也是一樣,因為沒有有效的整合及資訊傳遞,導致遊客群往往都向老街集中,而沒有往周遭景點去。希望此一整備計畫能有效結合環境及觀光,使的地方及遊客都能更加重視環境的重要性。

政四A 05114107 黃凱荃

2019亞太百大企業CSR排名出爐 台灣SDGs溫度指數3.4奪冠


政四A 05114107 黃凱荃
時間:2020年03月19日
出處:https://e-info.org.tw/node/223587



  每年3月CSRone定期出版亞太地區企業永續報告專書,至今邁入第八年。根據CSRone永續報告平台,從即將於26日刊出的《2020台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發現,在2019年亞太10國永續溫度指數排名中,台灣位於前段班,比起2018年成長了0.47。
其中,台灣在SDGs議題上的「永續溫度指數」排名第一,成為亞太10國之首。綜觀八大永續議題,「節能減碳」則是10國平均投入最高的項目,可見龍頭企業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程度。
CSRone永續報告平台提供。
《2020台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是由CSRone與國立政治大學信義書院共同完成,並獲得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支持。研究為期八個月,共動員23位研究人員,分析642本永續報告(台灣556本、亞太86本)、846項指標。
研究團隊從Forbes 2019年全球2000大企業調查與國內資料庫,篩選出亞太10國的前10大、共100家企業名單。再訂定出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三個面向共八項的永續議題(公司治理、SDGs、節能減碳、廢棄物管理、教育訓練、員工照顧、社會投入、人權)。
針對八項議題,研究人員依各企業投入程度進行評鑑,最後得出「永續溫度指數」。「永續溫度指數」由低到高分別為「提及」1度、「作為」2度、「績效」3度、「目標」4度、「改善」5度。指數愈高,代表對該項議題的管理作為愈全面。
CSRone永續報告平台提供。
根據研究團隊統計,亞太10國永續溫度前五名為:韓國3.73、泰國3.63、澳洲3.55、台灣3.50和新加坡3.34。10個國家中有8國呈現「永續溫度指數」上升的趨勢,唯有香港2.78與中國2.69略為下降。
台灣的總體成長幅度達0.47,僅次於泰國的0.7。此外,台灣企業於SDGs管理作為指數高達3.4,勇奪第一。
隨著氣候變遷議題日益受到國際重視,各國紛紛訂定減碳目標,許多跨國機構停止石化與燃煤等相關投融資方案,歐美等多國也開始淘汰燃煤電廠、轉往較乾淨的能源。根據研究資料,「節能減碳」在八項議題中獲得最高分,亞太10國平均分數3.76,前三名分別是韓國4.60、泰國4.50和日本4.00,均突破4分門檻。

政四A 05114109 郭昭宏

內湖中油油管洩漏污染土壤 環保局再罰10萬

政四A 05114109 郭昭宏
時間:3/20

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77號附近,今年2月8日起傳出油氣味,居民因此通報相關單位,中油公司雖立即止漏,但沿線找了八天才在2月15日,距離通報地點數百公尺外找到漏油點,於成功路二段與南京東路六段交叉口,埋設約一公尺深的老舊汽油油管。
雖然中油已在第一時間止漏並汰換管線,但台北市環保局調查後,該區域土壤的甲苯、乙苯、二甲苯以及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濃度均超標,依《土污法》開罰10萬元,加計事故發生後違反《水污法》的罰鍰,中油合計被罰了46萬元。
水質病媒管制科科長陳浩一表示,鄰近區域並無自來水管線,目前調查地下水也無受到影響,「不過,該土地已被公告為土壤污染控制場址,勒令中油負起污染改善整治責任。」他說,中油後續須負責土壤整治與監測,預估約二~三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原狀。
環保局就中油內湖油管漏油事件進行查證採樣情形。台北市環保局提供

總石油碳氫化合物超標13倍  北市環保局:公告為土壤污染控制場址

初步調查後,事故疑似油管外包覆的防蝕帶破損,導致鋼管腐蝕,後續將會在安全的狀況下進行管段汰換,並積極檢討本次事件,避免類似情事再發生。隨後中油全面更換該管段,已於3月1日完成更新修復工程,隨後進行管線壓力測試、焊道檢驗,並委託德國萊因TÜV驗證,今年底前也將進行油氣管線IP檢測及加強年度相關檢測,以確保管線安全。
環保局指出,案發地點位於內湖區成功路二段自石潭路與南京東路六段陸橋間,為道路用地,經環保局執行污染查證,檢測結果洩漏點週邊土壤中污染物「甲苯」濃度863 mg/kg高於管制標準500 mg/kg;「乙苯」濃度275 mg/kg高於管制標準250 mg/kg;「二甲苯」濃度1,240 mg/kg高於管制標準500 mg/kg;「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濃度1萬3400 mg/kg超出管制標準1,000 mg/kg13倍以上。
據國衛院的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所述,某些總石油碳氫化合物之複合物會影響到中樞神經系統。一些化合物若高劑量存在於空氣中,會導致頭痛及暈眩的症狀。另一些化合物會導致周邊神經病變。其他總石油碳氫化合物則會對血液、免疫系統、肺、皮膚及眼睛造成影響。
而此前,台北市產發局已因中油處理時程緩慢,嚴重影響市區民眾安全,造成民眾恐慌,依《水污染防治法》分別就污染承受水體及未通報洩漏兩項違規裁處36萬元,再加上本次污染土壤違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遭罰10萬,合計開罰46萬元。
陳浩一表示,今(20日)依法將該土地公告為土壤污染控制場址,之後要求中油於三個月內提出污染控制計畫,以負起污染整治改善的責任,若有污染水質也需要以稀釋或化學平衡來整治,「環保局也會積極督促中油落實污染改善工作,確保本市土地環境品質。」


政一B曾怡瑄(2-2)

姓名:曾怡瑄
班級:政一B
學號:08114207

推動里山一新在地實踐 
水保局今年擴大台灣白魚復育行動


出處:風傳媒 生活新聞 

內文:

  3月16日在埔里鎮一新社區有一場「台灣白魚保育跨域平台會議」,由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與水土保持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農糧署、水產試驗所、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學者專家及一新社區共同參與,研討台灣白魚保育整體規劃與經營策略等議題。南投分局陳榮俊分局長於會議中除分享自民國100年以來以農村再生推動一新永續發展的各階段作法與成果外,也表示,將再擴大參與台灣白魚復育行動,精進里山一新願景之實踐策略與行動,並預計將里山一新經驗透過「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簡稱IPSI)」分享給世界各國的委員,作為會員國交流學習之參考。

  南投分局陳榮俊分局長在會議中表示,農委會水保局自99年起推動農村再生政策,主要著重在促進農村社區生產、生活、生態及文化等面向的均衡發展,並以培根訓練及農村再生計畫逐步協助農村永續願景之實踐,跟里山倡議精神不謀而合,便積極加入IPSI並於106年正式成為會員,除陸續向國際分享台灣經驗外,亦積極學習國際里山成功經驗。

  過去埔里一新社區也面臨了人口老化及流失、農產價格低落及農藥過量、生態資源損耗及社區發展停滯等困境,對此,水保局南投分局從100年起以培根計畫引動社區居民對環境維護、友善農業、自然生態保育及生活文化的重視與參與,並與農委會林務局、台中區農改場、特生中心、慈心基金會及彭國棟教授等學者專家等跨域合作下,循序漸進地導入各項農村再生相關計畫的輔導、營造及行銷。
  



心得與評論:

  環保是崇高的理念,而在生活中環保偶有窒礙難行的狀況通常是源於與經濟活動的牴觸,埔里一新社區打破了實現環保所遇到的困境,將環保永續與經濟農業結合,抬拉了原本當地農業的低價,以原先的舊產業加上環保元素,將當地本土農業提升至更心更高的層次,也讓原本的舊社區注入了新穎的農業科技技術。
  環保永續農業是目前農業發展的趨勢,而大部份傳統農業社區現今正邁入轉型期,埔里一新社區可謂是示範先驅,為老社區創造了符合現代社會的新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