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齡社會與社區共生的實驗場:「太保日照中心」如何打破世代隔閡的藩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以太保日照中心為例來看,它與新埤國小的共生關係就是從消除圍牆,解構現代性社會的種種制約開始發酵,或許它改變的僅僅只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一牆之隔,卻也意外地能透過太保日照搭建起長輩、學童與社區居民之間的橋樑。
文:劉懿德(嘉義基督教醫院醫研究助理研究員、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副秘書長)、林月娥(嘉義基督教醫院嘉義縣居家服務中心主任)
每個地方推動共生社區的想像架構,幾乎都有在地性的差異,包括在台灣,社區的共生沒有特定模式,當然更沒有標準化的方法,但卻有理論與理念層次的認知核心。綜合整理楊寧茵在《全球銀力時代》所描繪的經驗藍圖,共生社區是能創造尊嚴生活與自主需求的一種社會設計,乃至於能滿足社交、安全與生理的安適狀態,並且達到無齡社會的世代共同生活為目的,它稱之為世代共生。更強調,共生不是共居,實務上更不同於傳統那種長輩與子女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樣貌,而是需要更為寬廣的社區視野來理解共生的意義。
社區中的每個人或每個家庭都是獨立自主的存在,共生第一步就是要認識這樣的存在,而不是介入某種機制改變其原本自主生活的個體功能,既而導向一種外部群體想望的生活方式,那就不能稱之為共生,較像是一種權力不對等的意識形態殖民。每個個別的存在,都能夠被理出其特定的社會功能,順其自然的存在元素,單一元素經由特定的媒介產生得以共同生活與支持生存的集合體,並且從個別性形塑至社區共有與合作價值系統,這或許才是社區共生最重要的意義,依此,世代共生就在這脈絡中應勢而生。
然而,在理論與理念層次的知識又如何轉化為能實踐與實作的田野?或許台灣已有許多可分享的案例,但卻有一個特別的實驗場域正成功地讓世代共生無縫接軌的融入社區共生的脈絡之中,它的媒介是座落於嘉義縣太保市的太保日照中心(由嘉義基督教醫院社區服務部創立)。這裡有著原本就自然存在於社區的個別元素,它與太保新埤國小,新埤里集會所,以及社區的信仰中心——桃花宮都比鄰而居,是當地人文薈萃的川流之地,為了與社區產生更緊密連結,日照中心以開放式的咖啡館形式登場,直接以社區里名與平易近人的居家空間命名——照咖,因位處社區核心,常吸引人駐足,或者不自主地進去探訪。
太保日照中心又如何透過其本身的社會功能,串連每個社區個別元素產生共同生活與支持生存的價值系統呢?就是從無齡社會的共生關係開始進行實作。現代社會的空間地景大家都不陌生,空間與空間之間大多圍牆高築,除了透過硬體呈現彼此間的對等權力關係外,區隔更是現代性的產物,使得人們彼此間的關係連結受阻,社會集體的價值與生命逐漸失去意義,並且群眾間的疏離感無法提供社區民眾得以安身立命及其可信賴的基礎。因此,若要使得社區集體及其個人從現代性的侷限中解放,首要工作就在於如何打破外在環境與心內長期被權力空間所規訓的藩籬。
我們以太保日照中心為例來看,它與新埤國小的共生關係就是從消除圍牆,解構現代性社會的種種制約開始發酵,或許它改變的僅僅只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一牆之隔,但能善用彼此資源為其存在既有的社會功能賦予全新意義,卻也意外地能透過太保日照搭建起長輩、學童與社區居民之間的橋樑,並且看到傳統農村無年齡界限的人情匯聚場景之復甦,這樣的成果若仔細爬梳太保日照的發展脈絡,整體圖像就會更加清晰。
在那裡,長者得以自由自在的進出校園加入微型的農務活動,或者群聚討論他們耕作的成果。在太保日照中心草創初期,該機構的主管——嘉義縣居家服務中心林月娥主任觀察到,該空間外部有一道與學校為界的矮牆,甚為老舊,結構上有安全上的顧慮,但如果沒有這道牆,對照顧空間的想像會不會有什麼不同,因此主動向校方尋求在空間合作上的可能性,提出融合日照中心與學校課程規劃的想法,也獲得校方的正面回應。
巧合的是,正在那個期間發生了一次的地震,矮牆自然地崩落了,而這場社區共生的生活劇場也就順應時勢,透過那沒有圍牆的自由通道正式開演。這共生場景初期不只是希望學生進來日照中心,或者長輩走入校園,其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長輩在延緩失能活動上的需求,而是具有另一層次的意義,可以透過無齡世代的交流與互動,讓孩子與長輩彼此都看得到自己的價值,還有把農村社區裡那種人與人相處自然的人情味「找回來」。當矮牆不再堅持聳立,日照中心與學校之間少了有形牆垣的阻隔,開創了彼此對社區共生的想像,更形同宣告從此斷開了那道人與人之間自然情感交流的無形圍籬。
合作關係的開始,獲得嘉義縣社會局經費的支持,學校也正式在新學年規畫三、四、五年級各一個班級參與以「社區融合」為主軸的跨領域教案討論,實作場域就是應用校園空地與日照空間,長輩與學童都可以發表他們對活動方式與空間使用上的意見,共同討論。長輩從小生活在農村,在身體活動力還許可的狀況下,他們表示希望自己還可以做點農務,而學童則期待自己可以學習種稻,綜合彼此的想法確立目標,下一步就是土地的規劃。
日照中心專業照顧人員協助以園藝治療場景為設計構想,為不同農作區域設立學習區,讓長輩與學童能彼此的陪力互助,在地性知識的養成文化自然的形成,學童們也時常在長輩整地耕作時,主動好奇的前來與長輩攀談和幫忙,這個過程我們看到了世代的生活傳承,學童與長輩共同經營這片園地成為一種日常,社區組織與社區居民隨之加入那共融的群體氛圍,願意主動伴隨著他們一同參與農務,包括出動耕耘機這類的有趣畫面。難得在現代社會以績效導向為學習重心的環境中,呈現一種無關乎於任何效益論的生活目的,回到早期農村社會交工陪力的傳統景像。
開啟社區共生的關鍵在於群體間的溝通與合作,如何彼此互信,且放心地讓學童與長輩彼此接觸,這需要多方不斷的協調以獲致相得益彰的共識。第一次學校教師嘗試帶著學童到日照中心為長輩做萬聖節活動開始,為建立長幼關係而準備的各種豐富教案就源源而來,規劃上善用了校園與日照中心的教學情境,設計許多以家為核心的課程主題與活動設計,點心製作算是最為常態,為什麼呢?這樣的活動能讓長輩與學童在課程結束後,一起坐下來休息聊天吃點心,由於大多數的長輩都喜歡和學童互動,這促使了長輩更有精神活力願意參與課程,這個過程也讓學童在人際關係的培養上,習得如何與不同長輩互動。
到現在,許多學童在下課後,下午時間會主動回到學校協助長輩們執行農務,這般自然而然的人情味都不必刻意安排就都「找回來」了。在這裡他們共有一塊小小農場,都是合夥人更是共同經營者,孕育著彼此共有的生活元素,在這塊土地上滿足了不同世代間的情感需求,不分年齡也沒有藩籬,長輩和學童透過農務生活的知識傳承,社區裡不分誰是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彼此都是陪伴者,一起共享這個共生的生活場域,相互取得支持與慰藉,無形中促成許久未曾再現的社區連結,不分年齡且共融的。
太保日照中心和學校就這樣一起成為社區聚會所,有微型的耕作與活動空間,學校設計課程鼓勵老師學生與日照中心的長輩們一起合作,在一同參與在整個社會設計的脈絡中,集合共同生活元素及實踐支持生存方式,促使了社交、安全與生理的安適狀態在無齡世代社區中成為可能,而且長輩與學生乃至於照服員與老師之間的合作,讓無齡社會與共生社區的實驗沒有任何違和感的應勢而生。
對長輩而言,在太保日照可找到過往務農生活的記憶回朔,也能得到延緩失能的生活激勵元素,甚至透過知識的傳承過程成為一位傳授者、教師,成為一位有貢獻的長者,其內心獲致的成就感更是無法言喻;對學童的家長而言,可以帶孩子走出3C產品的制約枷鎖,參與孩子的農務生活也成為自身社區連結的一部分,生活元素增添了新想像和新的可能性;對孩童而言,開放式的田野教室正是他們自己生命力綻放的伸展地,在同世代間的相互學習更開啟了他們對生命與土地的不同想望與視野。俗話說:人不親土親,太保日照的發展,讓所有參與者對社區共生的發展更充滿希望,甚至能以身為社區共生的一份子為榮。
社區共生要能社區增能(empowr),對許多人來說,社區共生或許是新的概念,但其實台灣之前推動的社區營造就多少有一點這樣的味道,只是許多的社區營造是承接政府計畫在執行,若認知與心態都不夠健全,也無法透過計畫做到社區增能,通常都是計畫結束,社區營造過的地方就開始荒廢。然而,社區共生不同的是,其精神不在乎於是否有多少外部的力量支持,更須在乎於是否能透過在地實體的力量,自發地從個別且原本彼此區隔的存在,逐步的經由合作關係的形成,建立一個社區集合體,它更像是生命共同體,能為彼此創造全新的存在價值,更為順應這個全新賦予意義的價值創新過程,產生社區增能的效果。
最後我肯定地說,以太保日照中心打破藩籬的實驗場為例,它不必然會是單一模式的複製,而是找到觀念與實作方向的核心基礎,再輔以多元的思考,又透過資源交流與連結,使得各種社區元素一步步加入參與在共照事務中,日照中心也可以成為社區共生的觸媒者與重要夥伴,而太保日照會是台灣社區共生最佳的示範場域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