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國姓福龜引泉養魚 打造可食廊道 荒地變生態公園
政二 B 07114248 邱科翰
賴香珊, 聯合報
2020-05-21 23:25
南投縣國姓鄉福龜社區號召居民和志工,以「福龜」為意象改造荒廢土地,重鋪石板花徑、空心磚和桌椅,引山泉水活化枯澤,更遍植絲瓜芒果的「可食廊道」,成功打造絕美生態公園。
福龜社區發展協會指出,村民黃量滄旅外發展有成,考量社區內活動空間不足,無償提供土地供居民使用;土地上原本僅有老柳樹與老舊涼亭,有些荒涼,社區向縣府申請40萬元經費改善。
經費不多,多靠居民和志工用心;福龜社區協會理事長張國華說,在地「福龜」意象鮮明,居民多務農,對友善環境有共識,決定規劃為生態公園,大家動起來協力打造。
原本垂柳老樹旁的髒亂枯澤,經大家一起整理,以黏土加水泥重鋪池底提高保水力,接引山泉水注入放養錦鯉和福壽魚,搖身變成活水生態池塘;園內花徑以天然石板鋪成,採耐用的空心磚和石板堆疊成涼亭桌椅;居民還以草皮、卵石和土塑形成栩栩如生的「福龜」,周圍是生長力旺盛的蔓花生植被,尾巴後方寬約50公分韓國草,社區總幹事蔡義雄說:「看起來就像是福龜爬向生態池後留下痕跡!」
社區志工種植大花紫薇、蝶豆花、無花果、神祕果、玉米、絲瓜和芒果等花卉蔬果,形成一條隨季節開花結果的「可食廊道」,未來果實收穫供給社區居民與遊客食用。張國華說,福龜生態公園可結合橋聳雲天、北玄宮、夫妻樹、阿嬤洗衣墩等特色景點,形成小而美的半日或一日遊程,吸引遊客到國姓旅遊,帶動當地觀光發展,並行銷國姓咖啡、草莓、蜜棗、枇杷農特產。
====
心得 :
吾以為本案是社區營造很好的範例 ! 社區民眾因為對環境友善有共識, 因此志願打造生態公園, 這樣的個案說是 “textbook” 也不為過 ! 但公園的興建, 絕不僅限於提供居民活動空間或是環境綠化等直接可見的效益 ; 若能在規劃階段納入更多巧思, 可以創造許多無形的附加價值。
以本案為例, 原先排水不順的沼澤, 除了有礙觀瞻, 甚至可能成為蚊蟲繁殖地, 造成衛生問題。 居民在改造時, 除了在素材選擇上別有用心, 更以當地泉水飼養魚類 ; 這不僅是景觀的美化, 更創造了一小生態圈, 對務農的當地來說, 無疑大有助益。 另外, 公園內路徑、桌椅、造景等都以天然素材製成, 除了能達到環境衝擊最低化、節省開支外, 也能呼應並凸顯當地 “親近自然、環境友善” 的願景。 最後, 公園周遭種植的植物, 是具有經濟價值的花卉蔬果 ; 不僅可看、可食, 更可以補貼公園的維護開銷, 達到營運自給自足。 將公園結合周邊景點與地方產物一併行銷, 這個模式也十分睿智, 值得其它地方借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