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政二B 沈冠均 (7)


系級:政二B
學號:07114251
姓名:沈冠均

[標題] 國姓社大師生「社區回饋」 尋訪鄉內大樹
[出處] 台灣好新聞 記者蘇彩娥/南投報導 2020/5/4

[內文]
南投縣社區大學的課程安排中有所謂「社區回饋」的規劃,其意是希望學員們能夠發揮所學來協助社區,包括環境保護、慈善公益、推展觀光以及文化紀錄等等,進而激發出愛鄉護土的情懷。
上個學期國姓分校「山水國姓,客家鄉情」班的學員,在指導老師潘樵的帶領之下,完成了國姓鄉十大景點的票選活動,至今仍然持續發酵著,因為近來仍有不少外地的遊客,透過各種管道在探尋那些景點的詳細位置和資料,對於國姓鄉的休閒觀光有著些許的助益。
這個學期國姓分校原本的「山水國姓,客家鄉情」班更名為「遊山玩水在國姓」企圖藉由更接地氣的名稱來吸引民眾的報名,至於課程內容,除了透過室內與戶外交互教學的方式,讓學員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外,另外還規畫鄉內大樹的調查計畫,作為這學期社區回饋的內容。
日前,就有學員透過鄉民所提供的線索,在長豐村大茅坪找到幾株大約有50年高齡的山木瓜,這與一般人對於木瓜短命的印象截然不同,根據當地林姓地主表示,那是原生種的木瓜樹,樹幹已經呈現木質化,而且樹上還結果累累,展現出老而彌堅、生機盎然的態勢來,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那幾株罕見的原生種山木瓜,該班師生也已經陸續登錄數十株的大樹資料,其中有幾株令人印象特別深刻,譬如北港村打石文化園區裡的芒果樹,因為樹幹裂開成長,形成有如雙腳般的模樣,好像樹會走路一樣。另外,在福龜村阿嬤洗衣墩旁的老茄苳,因為根部盤旋產生許多洞窟,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附近村民躲避空襲的地方,因此有「救命樹」之稱。
目前,國姓鄉大樹的調查計畫正在進行中,所有的學員分工合作,或拍照、或紀錄、或書寫,並期待在6月學期結束時,能夠將所有的圖文集結成冊,為地方留下一份關於大樹的珍貴資料。

[心得與評論]
在課堂安排上,我認為我們應該可以學習社區大學的作法,突破只限縮在學術理論上的探討,而是真正走入社區,對自己周遭的人、事、物進行關懷與了解,先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就能夠慢慢地拓展知識圈。以這個社區大學為模範,他們利用了課程計畫,深入研究周遭的老樹社區,藉此統整資料並留下一份對這棵老樹與其社區的珍貴資料,更能使該社區的凝聚力和本身學生與該地區更有連結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